中国奶业协会昨天首次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业遭受沉重打击,花了钱的人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陷入低谷。8年时间过去了,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的中国奶业是不是已经“脱胎换骨”?国产乳制品质量能否经受考验?
《报告》显示,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食品样品,其中合格食品样品合格率为96.8%,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5%,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远高于食品抽检合格率。《报告》还显示,在收购和运输环节,已全方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准入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奶站数量从2008年的2万多个减少到8500个。生鲜乳运输车全部实现专车专用,持证运输。在乳品加工环节,落实《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乳制品及婴幼儿奶粉公司制作许可进行重新审核,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
“2008年以后,我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乳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介绍,目前我国对奶制品的检测共包括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健康指标、污染物残留指标等四大指标,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奶制品质量动态,有效预警防范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根据这份质量报告,自2009年起,农业部开始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监测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检测指标包括乳蛋白、乳脂肪、菌落总数、黄曲霉素M1、体细胞数、铅、铬、汞、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10项指标,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5.1万次。
在这些指标中,乳蛋白、乳脂肪是衡量生鲜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菌落总数、黄曲霉素M1、体细胞数是反映生鲜乳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铅、铬、汞是判断生鲜乳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指标,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是判断生鲜乳中是不是真的存在人为添加违禁物的指标。
抽检结果为,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菌落总数、黄曲霉素M1、体细胞数、铅、铬、汞等监测平均值远低于我国限量标准,表明奶牛养殖环境和奶牛健康情况显著改善。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
“目前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远高于我国其他食品抽检合格率,可以说乳制品慢慢的变成了我国最安全的食品。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已达到387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针对公众关心的生鲜乳抗生素残留问题,王加启表示,我国与世界其他几个国家一样都制定了严格的抗生素残留标准,奶牛使用抗生素期间必须要有休药期,期间生产的牛奶不能出售和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对奶牛使用药物都是不可避免的,重点是规范和管理。当前,我国奶业抗生素使用已得到较好控制,2013年到2015年,我国生鲜乳中没再次出现违禁抗生素和抗生素超标的情况。
根据报告,2015年,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我国23个大城市销售的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和调制乳等液态奶产品做监测。结果显示,国产液态奶与进口液态奶相比,黄曲霉素M1、兽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等风险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限量标准,而牛奶热加工的副产物糠氨酸在进口灭菌乳样品中的含量高于国产灭菌乳。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我国主要乳品公司制作设备、加工技术大都源自国际知名厂商,管理运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些走向世界的乳制品,是对中国奶业的高度肯定。“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任旧存在一些症结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还不够,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八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民族奶业的振兴。”谷继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