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于食品,国人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个新鲜的概念——“大食物观”,开始频繁被大家热议。“大食物观”的提法透露了什么信号?作为食品企业,对“大食物观”又有着怎样的理解?
6月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线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大会期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共同主持的企业家高峰对话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在这个环节,全球饮食业当中的十位重量级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以‘大食物观’把握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机遇”话题畅所欲言。
在孙宝国院士看来,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牢牢把握饮食业新一轮发展机遇,走好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人思考。
持相似看法的还有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春喜。他认为,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食品行业正在朝着全营养、高科技、低碳化的方向快速迭代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健康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以全面价值领先目标为引领,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坚定推进创新驱动,加大产品创新投入,加强全链创新协同,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不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实现全面价值领先。
伊利的创新是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谋篇布局的。刘春喜举例称,伊利已经建立起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协同攻关,不断完善内外部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创新管理项目的实施。在上游,伊利运用创新理念,提升奶源建设和基础研发水平,与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奶源基地。在中游,伊利建立了智慧工厂,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从研发到产品流通全过程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可视化、可数据化。在下游,伊利运用互联网新思维,创造出多种新兴的业务形态与营销手法,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和良好的互动体验。
无独有偶,百事(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史岳臣也在本次大会上透露了百事在保障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探索与尝试。他表示,百事秉持的理念是把创新本地化,通过先进技术,满足本土消费者的需求。而百事的正持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正持农业,所有原材料要从持续发展认证、再生农业以及扶持种植者回报方面来帮助农业发展;二是正持价值链,通过对包装材料的综合利用降低能耗;三是正持产品,通过原料和技术创新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飞鹤乳业的创新也是围绕全产业链展开的,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光介绍,飞鹤乳业一贯严抓质量控制,从源头保障奶牛的健康以及牛奶的高品质;建立严格质量控制标准;提升除害管理措施,从源头确保各个厂区生产环境的卫生;引入AIB食品安全统一标准,提升自身品质和安全卫生保障能力;与权威机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未来飞鹤乳业将以“大食物观”思想为引领,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价值,为我国食品安全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大食物观”的另一层解读是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展开的。在现场的部分企业家也提出了,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品价值链。
在IFF全球副总裁兼Nourish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李永敬看来,“大食物观”的提出正当时,倡导全方位、多途径、可持续性地开发食品资源很重要。并且,他建议,第一应重视对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如含有高质量蛋白、益生菌等产品)的研究;第二应重视对老年食品的研究;第三应重视对高性价比食品的研究;第四应重视可持续发展,这与“大食物观”紧密相关,也是永恒性的课题,特别是以可持续性、环保、高效的方式,向地球借用食物。
雀巢公司在可持续方面的发力,更多集中在植物基食品的研发方面。雀巢公司大中华大区法规与科学事务负责人、副总裁孙伟认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突破90亿,食物供应和环境压力随之而来,同时全球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选择、自身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在不断发展,加之政府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的倡导,都催生了饮食业不断创新的趋势。传统种植和养殖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植物基食品、细胞培养肉及微生物领域的持续创新将是未来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科技进步是解决食物供给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矛盾的最根本推动力,同时也对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与机制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着眼于行业和监管两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在给予行业充分创新法规环境的同时,借鉴有益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才能使科学监管落到实处。推动食品科技进步,才是食品行业在“大食物观”前提下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总工程师覃先武在大会上表示,“大食物观”提到要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这为我们未来蛋白质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分析认为,未来会形成巨大的蛋白质缺口,因此寻找可持续替代蛋白慢慢的变成了学术界、产业界的共识。
覃先武认为,酵母蛋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优质微生物蛋白资源,含有低聚糖氨基酸,营养丰富,没有激素残留或者是抗生素残留的风险,二氧化碳排放低于动物蛋白。安琪公司也在推出高纯度的酵母蛋白,成功应用于调味品、肉制品、植物基素肉、乳制品还有营养功能食品等领域。在植物基素肉产品里面,酵母蛋白可以替代40%的植物蛋白,并且能够有效掩盖豆腥味,使肉味更浓郁,与真肉更为接近。此外,酵母蛋白还可以用于代餐粉、固体饮料等多种产品和植物蛋白饮料,是比较受素食人群欢迎的蛋白质原料。
艺康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集中在低碳环保产品的研发。艺康集团工业事业群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潘世昆表示,对于“大食物观”的理解,一是要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安全、健康的食品资源;二是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与艺康的经营理念相当一致。随着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日益趋近于标准化、规模化、多样化,上下游整合,跨业态融合态势仍然突显。艺康的服务能力遍及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的产业链,能够有效支持客户跨业态融合创新,科学守护食品安全。
他举例称,在碳酸饮料生产过程中,暖瓶机是用水大户,也特别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艺康瞄准痛点推出水可净方案,通过高效杀菌剂,抑制暖瓶机的水体微生物生长,进而延长水体排放周期,提高卫生管控。一家拥有七台暖瓶机的饮料生产企业,通过水可净控制方案,在暖瓶机的使用环节可减少用水74%,每年节约一万八千吨软水。
落实“大食物观”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的革新。在本次大会上,一些企业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大食物观”的出发点来自需求侧的推动,而落脚点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潘迎捷看来,“大食物观”彰显的是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认识的全新食物理念,为未来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以“大食物观”拓展食物来源,优化食物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健康化新需求的根本遵循中,食物安全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基本保证。在从耕地资源拓展到国土资源,由传统食物向现代食物、单一食物向多元食物的转型中,食物安全也从传统的粮食安全提升到内涵更加全面丰富的食品安全。这一过程中,新旧食品安全问题叠加的挑战更加突出,各种食品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把各种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必须坚守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希望食品人把握时代脉搏,将“大食物观”理念融入科技创新实践,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营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荷兰皇家菲仕兰对“大食物观”的理解也体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原料创新,保障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助力婴幼儿健康的成长。其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戈介绍,菲仕兰至今已走过151年,之所以能走这么长,除了荷兰奶农的世代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严守食品质量安全,不断创新研发,既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基础乳制品的需要,又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健康和营养的新产品。
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钟虹光表示,江中食疗是从江中制药延伸出的中医食疗产业,主要致力于让人们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健康,目前江中食疗主要在改善胃肠道功能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未来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努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江中食疗使用的技术主要源于我国中医药的积累,其中也含有包括果蔬益生菌发酵的逻辑。“大食物观”为江中食疗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俞伟祖分享了该品牌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发创新。他表示,过去零食行业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不太健康,为此良品铺子在“三减”及天然性、功能性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零食对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包括情绪方面,如在一定程度上疏减压力。“食药同源”将是零食行业下一个发展机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发展和投入。食品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上仍有待加强,否则会造成产品缺乏竞争壁垒,产品同质化严重,从而进入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而利润率不足,也会使企业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良品铺子通过应用药食同源原料做功能性零食,既破解了保健食品食用不方便这个难题,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因此得到不错的市场反馈。俞伟祖呼吁,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避免同质化竞争,用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潘迎捷也呼吁,希望食品人把握时代脉搏,将“大食物观”理念融入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营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